当前位置:植物百科园 > 花病诊疗 > 病害 > 此病害危害香蕉叶片,造成叶片干枯,影响产量与品质,该如何防治
手机版

此病害危害香蕉叶片,造成叶片干枯,影响产量与品质,该如何防治

来源:植物百科园 阅读:3.47K 次
  香蕉是水果市场上非常常见的一种水果,因为具有独特的果香味与美味的口感,深受广大水果消费者的喜爱。但是在香蕉的种植管理中,常常也有这样一句话:香蕉虽好吃,树却难管理。这句话点名要点的指出在平常的管理中,香蕉的生产也是必须要注重管理的。
  
此病害危害香蕉叶片,造成叶片干枯,影响产量与品质,该如何防治
  这里就以香蕉的常见病害为例。香蕉大斑病,是相关文献资料中“褐缘灰斑病”、“灰纹病”、“煤纹病”几种病害的统称。因这些病害具有一个共同特征,在其侵染后期,都能形成面积很大的坏死型枯斑,且彼此不易区别,故得名。大斑病在我国广大蕉产区发生普遍,在贵州等省,大斑病流行年份,广大的香蕉园一片枯黄,致使鲜蕉产量和品质受到很大影响。
  
  因此,为了提升香蕉产量与品质,应注重大斑病的预防。主要可以从大斑病的发生症状、病原菌与发病规律着手采取综合防治方法。
  
  一、香蕉大斑病的发生症状
  
  此病为害香蕉和芭蕉,主要侵害中、老龄叶片,心叶和嫩叶很少被害。发病部位一般从叶缘开始,渐向中脉发展,但在少数品种上,也有始见于叶面者。由于病原不同,症状有一定差异,详见以下介绍。
  
  1、灰纹大斑:初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小斑,散生于叶面,病部不透过叶背,后逐渐纵向扩展呈两略尖透穿叶背的长椭圆形大斑。病部中央渐由灰褐色变为灰色,病斑周缘深褐色,其外具明显的黄色晕环。湿度大时,病斑上隐约可见轮纹,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2、煤纹大斑:一般始发生于叶缘,与灰纹大斑难以区别,后期病部轮坟明显,叶背产生的病菌霉层色泽较深。
  
  3、褐缘灰色大斑:初在叶的一面出现浅褐色至黑褐色条纹,后沿叶脉纵向扩展为粗条斑,并彼此合并成大块斑。后期病斑周缘黑褐色,中区灰白色,疏生灰色霉状物。
  
  上述三种病害往往会混合侵染,叶片受害面积可达2-4成,严重时全叶灰枯,导致其提早失去同化功能,因此采取多方面的防治措施非常有必要。
  
此病害危害香蕉叶片,造成叶片干枯,影响产量与品质,该如何防治 第2张
  二、香蕉大斑病病原菌
  
  1、煤纹大斑病病原菌:为簇生长蠕孢,属半知菌类从梗孢目暗梗孢科长蠕孢属。分生孢子梗褐色,单生或2-4根丛生,直立,从寄主气孔或坏死细胞间长出,具横膈膜。分生孢子污绿色,大小为(35-55)微米×(15-16)微米,中部较膨大,端部细胞渐小。
  
  2、灰纹大斑病病原菌:为香蕉暗双孢,属丛梗孢目暗梗孢科暗双孢菌属。分生孢子梗暗色,单生或5-6根丛生,具膈膜。分生孢子双胞,极浅褐色,在孢子梗端部数个聚生,短西瓜籽形,光滑平切,大小为(15~25)微米x(7.5-12.5)微米。
  
  3、褐缘灰色大斑病病原菌:为香蕉尾孢,属丛梗孢目暗梗孢科尾孢霉属。分生孢子梗1至数根丛生,褐色,具膈膜。分生孢子浅橄榄色,倒棍捧形,直或多中部稍弯曲,共4-7个细胞,大小为(15-80)微米×(3-5)微米。
  
  以上三种病原菌均在寄主叶上未发现有性世代。
  
  三、香蕉大斑病发病规律
  
  三种病原菌都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植株病部越冬,翌年春季,越冬的分生孢子或新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在寄主叶部萌发芽管从气孔侵入,引起发病,继续产生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进行重复侵染。
  
  在贵州和华南等地,5月上旬始见新病斑;6月下旬至7月中下旬雨日多时,传染迅速;8月下旬至9月下旬高温少雨时,叶部病斑大量干枯坏死,为害损失最重。贵州等地香蕉种植户可根据此浸染时间段采取相应的防治方法,效果倍佳。
  
  四、防治方法
  
  1、搞好清园工作 冬季彻底剪除香焦园区植株上的重病叶和清洁地面病残植株,以减少菌源。
  
  2、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施肥,注意排灌,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旺长,增强抗病力。
  
  3、药剂防治 用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1000-2000倍液;24%晴苯唑悬浮剂2500-3000倍液,20%氧化亚铜500倍液;波尔多液1:0.8:100配比式;50%甲基硫菌灵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或7.5%氟环唑乳油600倍液;70%代森锰锌或50%锰锌·腈菌唑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
  
  以上药剂均采用喷雾形式对香蕉树体叶背和叶面均匀周到喷施,间隔10天至半月喷施1次,重点预防5-7月发生期。同时冬季清除园区的寄主以及病残树体、枝干也非常重要,不管是大斑病还是其他的病虫害,多半都是以园区内或旁边的寄主进行越冬,待开春后进行浸染危害。所以秉承预防为主的理念,从清除病菌寄主开始,将病原菌消灭在“摇篮”中,才是保护香蕉树体不受危害的最佳防治效果。
本文链接:https://www.zwbky.com/huabingzhenliao/binghai/86095.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植物百科园 All right reserved. 桂ICP备19023201号-5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