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物百科园 > 养花 > 种植栽培 > 番茄的耐贮性和风味同样重要,想兼得,要从种植、贮运多角度入手
手机版

番茄的耐贮性和风味同样重要,想兼得,要从种植、贮运多角度入手

来源:植物百科园 阅读:2.79W 次
  番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蔬菜之一,这个原产于美洲大陆的舶来蔬菜,约在明朝时期才传入我国,进入我国后它做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观赏植物”,直到清朝末期才开始被广泛食用(有一说明朝时我们就已经开始食用番茄),也就是从我们开始吃番茄到现在也就100多年的时间。从食用历史上看相比那些拥有着“华夏血脉”的传统蔬菜,这个舶来品就是个“小朋友”。但是这个“小朋友”却在短短100多年的时间里,成为了能海纳百川的炎黄子孙餐桌上那最为重要的蔬菜之一。在番茄的种植发展过程中,我们想尽一切办法,让它更适应农产品市场的需求,可就像文初的那几行字一样,农产品市场太“贪心”了。
  
番茄的耐贮性和风味同样重要,想兼得,要从种植、贮运多角度入手
  农产品市场的需求一直在变,它嫌少,现在番茄单产上来了,并且世界上每10个番茄就有4个产自中国;它嫌不耐贮,现在成熟后最耐贮的番茄能放一个多月了;它又嫌不好吃了,它要产量高、要耐储还要好吃,于是乎我们不知道该怎么“于是”了。
  
  从农产品角度看,种植生产就应该适应市场需求,但有时候真的挺难;从番茄本身看它的“耐贮性”和“风味”似乎有着天然的矛盾不好共存,但“月球都登了”似乎番茄的这两个优良特性也应该能兼而共存。因此今天小编就从“番茄“耐贮性”的提高时重要且长期的需求”、“番茄“耐贮性”与“风味”之间有矛盾但不能以降低风味作代价”、“当前农产品市场需求下“中庸”可能才是番茄的商品化之道”、“当前农业生产情况下如何让番茄“耐贮性”与“风味”共存”四个方面,和大家聊一聊番茄种植与市场需求,耐贮性与风味,看能不能把“难”去掉,把“矛盾”解了。
  
  番茄“耐贮性”的提高是重要且长期的需求
  
  农产品的“耐储性”一直是其优良与否的重要考量标准之一,对于番茄而言,即便是当前我们已经通过耐贮品种的培育和筛选、贮运环节的改良等多种措施,沿长了其耐贮性,但是贮存时间上仍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小编前文提到的熟后能贮存月余的番茄品种,只是个例和实验室阶段的“试种”(这些品种往往存在着其它的弊端比如说产量和果形)。
  
  从生产现状上看我国番茄的种植面积较大,年总产量在世界上占比达40%以上,且绝大部分以鲜果供给国内市场;另外我国番茄虽南北地区均有种植,但主产区仍具有较大的规模和产量占比;这两个因素就决定了主产区番茄需要外销、外运,而此前提就要求番茄具有更好的耐贮性。
  
  从种植生产端看耐贮的番茄品种一般具有如下特性:植株健壮、果品厚、果实坚挺、相对高产、便于管理,这就使得农民朋友乐于种植耐贮性更高的番茄品种。从市场需求来看,番茄不耐贮的本质与番茄难以完成采后即时销售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矛盾,这使得市场销售过程中具有较高耐贮性的番茄更具有优势。因此从整体上看生产现状要求、农民乐于种植、农产品市场需求,共同决定了番茄耐贮性的提高是重要且长期的需求。
  
番茄的耐贮性和风味同样重要,想兼得,要从种植、贮运多角度入手 第2张
  番茄“耐贮性”与“风味”之间有矛盾但不能以降低风味作代价
  
  在我们不断提高番茄“耐贮性”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矛盾,那就是“番茄耐贮性的提高导致了番茄风味的下降”,表面上看上去这个“矛盾”是成立的,但从事农业生产的朋友们知道这个“矛盾”不该是必然的,只是多方的需求让它成了必然。看上去有点绕,那么我们就分条来说一下这个问题
  
  先看决定番茄“耐贮性”和“风味”的本质是什么:目前我们能了解到决定番茄“耐贮性”高低的有两点,其一是乙烯的分泌时间、量和速度,它决定了果实从生到熟,从熟到坏的快慢;其二是果胶裂解酶,它决定了番茄软化的时间,果子软的快了,它坏的也就快了。而番茄的风味的好坏是由果实内糖酸比值以及400多种芳香物质中含量较多30多种芳香物质共同决定。显然从两者的决定本质上看,它们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矛盾。(不过如果“风味”包括“口感”的话,如果“皮薄、软糯”代表“风味优质”的话,那么“皮厚、坚实”的耐贮番茄和风味优质的番茄确实存在一定的矛盾。)
  
  再看矛盾为何成必然:目前从种植生产环节来看,为提高番茄的耐贮性我们主要应对的是乙烯,措施包括培育新种、提前采收和贮运前的处理。
  
  也正是对于后两者措施不当的操作导致了两者矛盾成为必然。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提前采收的果实,决定风味物质未能完全积累,本就会导致番茄风味下降,加之不当的操作会对加重其风味的下降;贮运前的处理是要外用一些防腐药剂的,不当的药剂使用也会导致番茄风味的下降。
  
  了解了番茄“耐贮性”与“风味”之间的矛盾之后,同时当前农产品市场有了新的需求,那就是番茄得“好吃”,因此一味盲目的提高耐贮性是不可取的,番茄耐贮性的提高不能以其风味的下降作为代价。该怎么办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当前农产品市场需求下“中庸”可能才是番茄的商品化之道
  
  总体来讲,番茄“耐贮性”的提高是农产品市场的重要需求,番茄“耐贮性”与“风味”之间的根本矛盾短时间内我们无法改变,而农产品市场需求则既要“耐贮”也要“风味”,因此我们只能以中庸之道应之。而具体做法就是尽可能的规避那些人为导致“耐贮性”与“风味”之间的矛盾,让番茄的“耐贮性”和“风味”平衡共存。
  
  另外,紧抓“风味”这一个特点也是中庸措施之一,就选“味好、皮薄、软糯”的品种种植,不过这个市场就相对较小了,具有销售区域的局限性,但可以采摘销售等形式的销售模式。这点我们不作多谈,接下来小编就给从事番茄种植生产的农民朋友们总结一下该如何让番茄“耐贮性”与“风味”中庸共存。
  
  当前农业生产情况下如何让番茄“耐贮性”与“风味”中庸共存
  
  一、从种植端入手
  
  品种选择:品种是决定番茄性状的本质,因此要想番茄让番茄“耐贮性”与“风味”中庸共存,首先得从品种入手。对于规模化种植销售的番茄,在品种选择上,切记莫要走极端,要均衡番茄“耐贮性”和“风味”的优势,选取兼具两个特性的品种(当然短时间内看这个兼具不完美,但均衡劣者选优的道理谁都明白),尽可能的使其互补。
  
  精细种植管理:就农业种植生产来讲,种植管理精细与否是番茄本身优良性状能良好体现的关键所在。简单的说,同样的品种,精细种植的和粗放种植的番茄,“耐贮性”和“风味”绝对不一样,孰高孰低显而易见。而考量番茄种植管理是否精细则在于肥料的使用是否合理,植株以及田间的管理是否得当,病虫害的防控是否到位等。
  
  严控贮藏病害:番茄的贮藏病害是影响番茄“耐贮性”和“风味”的较大障碍,当前番茄贮藏病害主要有早疫病、晚疫病、溃疡病、实腐病等等,在种植生产过程中一定要严控这些病害的发生。同时在病害防治时,要以预防为主,科学合理的用药,以防药剂的滥用造成其它的危害。
  
  二、从贮运端入手
  
  根据需求确定采期:不同采期的番茄,其“耐贮性”的高低不同,同样的“风味”也不一样,为减小对两者的负面影响。从事番茄种植的农民朋友在确定番茄采期时要根据“需求”来决定。对需要长期贮存错时销售、长途运输的要早采;对于短期贮存,短途销售的要适时采收;对于直接销售的可熟采。这看上去很简单,但是实际操作时需要农民朋友确定供需,合理调度,并不是一件易事。
  
  安全合理贮运措施的采用:不少从事番茄产业的朋友,为了方便往往使用化学药剂来延长番茄的耐贮性,常见便宜的可能有药残,新兴安全的价太高,对于常规销售的番茄其实都不大可取。其实在满足种植生产端的要求下,通过物理措施精细番茄的贮运流程,同样是可以提高番茄“耐贮性”的,比如说低温、裹膜等,这些措施更可取一些。
本文链接:https://www.zwbky.com/yanghua/huahuixinqing/88354.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植物百科园 All right reserved. 桂ICP备19023201号-5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