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物百科园 > 养花 > 养花技巧 > 论微型盆景的审美价值
手机版

论微型盆景的审美价值

来源:植物百科园 阅读:1W 次

中国盆景艺术发展史证明,微型盆景早在唐代就已出现,1972年,考古发现初唐时代的李贤(章怀太子)墓中,有两幅壁画,描绘的就是仕女手捧微型花卉盆景的情景。宋代有微型山石盆景,如四川安岳大足石刻造像中,有手捧微型山石盆景的佛像和壁画中飞天捧山石盆景。元代,盆景微型化更趋成熟,有被誉为“毫发立大干”的“些子景”。但古代的“微型”概念,从体量上讲还是比较大的,捧在双手之中的盆景,其体量大约在20cm左右。现代微型盆景的出现,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首先在江苏、上海等地,均在l0cm以下,称“掌上盆景”或“袖珍盆景”。

论微型盆景的审美价值

现代微型盆景的出现,曾一度遭到非议,尤其那些“老桩”派,认为微型盆景塑造出来的形象“眉目不清”,树木盆景只能给人“绿绿一小簇而已”、“谈不上什么观赏价值”。但是这些观点已在事实面前不攻自破!1985年在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盆景评比展览”上,许多微型盆景,深受广大群众的好评,特别是上海的微型盆景,堪称盆景创作中的一绝。现在微型盆景已普及各地。

在海外,微型盆景称“迷你”盆栽,台湾的盆景专家粱悦美教授在创作大中型盆景的同时,对微型盆景的创作和研究颇有独到的见解,她认为微型盆景之所以能普及,原因是“不占空间”、“花费不多”、“素材取得较容易”、“短时间内即成型”、“富有摆饰的乐趣”、“搬动方便”、“管理容易”等等。粱教授的见解,充分说明了微型盆景的长处和优势。

盆景发展的小型化、微型化,标志着盆景从庭院走向家庭的一种必然趋势,也是使盆景走向市场的必由之路。随着深化改革和进一步扩大开放,中国这门古老的艺术,要大规模地出口国外,微型盆景将担当先锋的角色。据有关信息报道,江苏的“三大园”(扬州的红园、如皋的绿园、常熟的紫园),在盆景交易和出口方面多数属小型盆景。

本文链接:https://www.zwbky.com/yanghua/yanghuajiqiao/62776.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植物百科园 All right reserved. 桂ICP备19023201号-5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