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物百科园 > 养花 > 植物知识 > 七叶鬼灯檠Rodgersia aesculifolia Batalin
手机版

七叶鬼灯檠Rodgersia aesculifolia Batalin

来源:植物百科园 阅读:1.44W 次
七叶鬼灯檠Rodgersia aesculifolia Batalin

七叶鬼灯檠(学名:Rodgersia aesculifolia)为虎耳草科鬼灯檠属的植物,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从陕西、云南民间发掘出来的一种草药。七叶鬼灯檠分布在中国大陆的湖北、甘肃、四川、宁夏、陕西、云南、河南等地,生长于海拔1,100米至3,400米的地区,一般生于灌丛、林下、草甸或石隙。七叶鬼灯檠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七叶鬼灯檠的介绍七叶鬼灯檠(学名:Rodgersia aesculifolia)为虎耳草科鬼灯檠属的植物,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从陕西、云南民间发掘出来的一种草药。
七叶鬼灯檠分布在中国大陆的湖北、甘肃、四川、宁夏、陕西、云南、河南等地,生长于海拔1,100米至3,400米的地区,一般生于灌丛、林下、草甸或石隙。
七叶鬼灯檠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七叶鬼灯檠的形态特征
七叶鬼灯檠多年生草本,高0.8-1.2米。根状茎圆柱形,横生,直径3-4厘米,内部微紫红色。茎具棱,近无毛。


七叶鬼灯檠掌状复叶具长柄,柄长15-40厘米,基部扩大呈鞘状,具长柔毛,腋部和近小叶处,毛较多;小叶片5-7,草质,倒卵形至倒披针形,长7.5-30厘米,宽2.7-12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重锯齿,腹面沿脉疏生近无柄之腺毛,背面沿脉具长柔毛,基部无柄。

花果
七叶鬼灯檠多歧聚伞花序圆锥状,长约26厘米,花序轴和花梗均被白色膜片状毛,并混有少量腺毛;花梗长0.5-1毫米;萼片(6-)5,开展,近三角形,长1.5-2毫米,宽约1.8毫米,先端短渐尖,腹面无毛或具极少(1-3枚)近无柄之腺毛,背面和边缘具柔毛和短腺毛,具羽状脉和弧曲脉,脉于先端不汇合、半汇合至汇合(同时存在);雄蕊长1.2-2.6毫米;子房近上位,长约1毫米,花柱2,长0.8-1毫米。蒴果卵形,具喙;种子多数,褐色,纺锤形,微扁,长1.8-2毫米。染色体2n=60。
七叶鬼灯檠花果期5-10月。
七叶鬼灯檠的生态习性七叶鬼灯檠生于海拔1 100-3 400米的林下、灌丛、草甸和石隙。七叶鬼灯檠的品种分类滇西鬼灯檠
滇西鬼灯檠与七叶鬼灯檠之区别在于其萼片(6-5)(-4),腹面具较多近无柄之腺毛,具弧曲脉,脉于先端汇合,小叶片薄革质。
滇西鬼灯檠生于海拔2350-3800米的林下、林缘、灌丛和高山草甸。
滇西鬼灯檠产云南西部和西藏东南部。缅甸北部也有。
滇西鬼灯檠模式标本采自云南西南部。
七叶鬼灯檠的分布区域七叶鬼灯檠产陕西、宁夏(径源)、甘肃(陇南、陇东)、河南西部、湖北西部、四川和云南。合模式标本采自甘肃东部、湖北(巴东、宜昌)和四川北部。七叶鬼灯檠的食疗或药用价值七叶鬼灯檠生于海拔1 100-3 400米的林下、灌丛、草甸和石隙。
鲜根状茎含淀粉18%,糖类20.1%;干根状茎含淀粉42.5-51.5%,糖类47.5%;可制酒、醋、酱油。叶含鞣质,可制栲胶。此外,根状茎还含蒽醌、强心甙、鞣质等;其10%浸出液有广谱抗病毒作用。无毒;清热化湿,止血生肌。

【傈僳药】岩陀:根茎治疗痢疾,肠炎,感冒头痛,风湿骨痛,外伤出血,风湿《滇药录》。

岩陀:根茎用于感冒头痛,肠炎,菌痢,风湿骨痛,外伤出血《滇省志》。

【苗药】都红阿路嘎:功用同傈僳族《滇药录》。
本文链接:https://www.zwbky.com/yanghua/zhiwuzhishi/174808.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植物百科园 All right reserved. 桂ICP备19023201号-5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