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物百科园 > 养花 > 植物知识 > 金钟花习性、栽培技术、繁殖方法
手机版

金钟花习性、栽培技术、繁殖方法

来源:植物百科园 阅读:2.54W 次

金钟花(学名:Forsythia viridissimaLindl.):落叶灌木,高可达3米,全株除花萼裂片边缘具睫毛外,其余均无毛。枝棕褐色或红棕色,直立,小枝绿色或黄绿色,呈四棱形。叶片长椭圆形至披针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无毛。花1-3朵着生于叶腋,先于叶开放;花冠管长5-6毫米,裂片狭长圆形至长圆形,长0.6-1.8厘米,宽3-8毫米,内面基部具桔黄色条纹,反卷。果卵形或宽卵形,具皮孔。花期3-4月,果期8-11月。

金钟花习性、栽培技术、繁殖方法

生山地、谷地或河谷边林缘,溪沟边或山坡路旁灌丛中,海拔300-2 600米。除华南地区外,全中国各地均有栽培,尤以长江流域一带栽培较为普遍。

金钟花形态特征

金钟花是落叶灌木,高可达3米,全株除花萼裂片边缘具睫毛外,其余均无毛。枝棕褐色或红棕色,直立,小枝绿色或黄绿色,呈四棱形,皮孔明显,具片状髓。叶片长椭圆形至披针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长3.5-15厘米,宽1-4厘米,先端锐尖,基部楔形,通常上半部具不规则锐锯齿或粗锯齿,稀近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无毛,中脉和侧脉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叶柄长6-12毫米。

花1-3(-4)朵着生于叶腋,先于叶开放;花梗长3-7毫米;花萼长3.5-5毫米,裂片绿色,卵形、宽卵形或宽长圆形,长2-4毫米,具睫毛;花冠深黄色,长1.1-2.5厘米,花冠管长5-6毫米,裂片狭长圆形至长圆形,长0.6-1.8厘米,宽3-8毫米,内面基部具桔黄色条纹,反卷;在雄蕊长3.5-5毫米花中,雌蕊长5.5-7毫米,在雄蕊长6-7毫米的花中,雌蕊长约3毫米。

果卵形或宽卵形,长1-1.5厘米,宽0.6-1厘米,基部稍圆,先端喙状渐尖,具皮孔;果梗长3-7毫米。花期3-4月,果期8-11月。

金钟花习性、栽培技术、繁殖方法 第2张

金钟花产地

生山地、谷地或河谷边林缘,溪沟边或山坡路旁灌丛中,海拔300-2600米。产于中国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云南西北部。除华南地区外,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尤以长江流域一带栽培较为普遍。最初是根据栽种在中国庭园中的植物发表的。

金钟花习性、栽培技术、繁殖方法 第3张

金钟花生长习性

金钟花多生长在海拔500米至1000米的沟谷、林缘与灌木丛中。喜光照,又耐半阴;还耐热、耐寒耐旱、耐湿;在温暖湿润、背风面阳处,生长良好。

金钟花繁殖方式

以扦插繁殖为主,也可用压条、分株或播种繁殖。扞插用硬枝或嫩枝扞插均可,于节处剪下,插后易于生根。苗木移植可裸根移植,但需蘸泥浆并作强度修剪。分株可在每年初春或初冬落叶后进行。扦插在每年初春未发叶前和白露落叶后,效果较好、成活率较高。

金钟花栽培技术

在黄河以南地区夏季不需遮荫,冬季无需入室。对土壤要求不严,盆栽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浇水春秋二季1日至2日浇1次,夏季每日1次至2次,冬季见土面干时再浇。地植冬末春初应保持土壤湿润,以促进花芽膨大与开花。

盆栽每半月施1次稀薄液肥,孕蕾期增施1次至2次磷钾肥,可使花大色艳。地植于冬春开沟施1次有机肥即可。每年花后剪去枯枝、弱枝、过密枝,短截徒长枝,使之通风透光,保持优美株形。只要注意改善栽培条件,加强科学管理,一般不会发生病虫害。

金钟花主要价值

医用价值

果实:苦,温。清热解毒,祛湿,泻火。

园林价值

金钟花枝条拱形展开,早春先花后叶,满枝金黄,艳丽可爱,宜植于草坪、角隅、岩石假山下,或在路边、阶前作基础栽培。先花后叶,花繁争鲜,是早春观赏花木,可与多种花卉及灌木搭配栽植,也可孤植,丛植,或作花篱。对SO,HF有较强抗性,并可吸收有害气体。

本文链接:https://www.zwbky.com/yanghua/zhiwuzhishi/3956.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植物百科园 All right reserved. 桂ICP备19023201号-5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