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物百科园 > 花病诊疗 > 病害 > 马铃薯环腐病导致储藏期烂窑,生长期减产达60%,如何高效防治?
手机版

马铃薯环腐病导致储藏期烂窑,生长期减产达60%,如何高效防治?

来源:植物百科园 阅读:2.71W 次
  马铃薯是茄科茄属植物,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不仅可以作为鲜食蔬菜,还可以作为食品加工的原料及饲料,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强、耐储藏、用途广、营养丰富等特点,其产业发展前景远远大于水稻、玉米、小麦等其它谷物,经济效益、营养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十分可观。
  
马铃薯环腐病导致储藏期烂窑,生长期减产达60%,如何高效防治?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大马铃薯生产国,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4以上,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西南、华北、东北、西北、华中、华东等地区。近年来,在马铃薯经济发展良好的带动下,马铃薯生产在种植面积和单产水平上有了大幅度提高,各种病害随之表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马铃薯环腐病俗称“黄眼圈”、“转圈烂”等,是在马铃薯生长期和贮藏期均能发生的一种重要的细菌性病害,具有高度的传染性。该病主要侵染马铃薯的维管束系统,进而危害块茎的维管束环,造成马铃薯的烂种、死苗和死株,块茎失去食用和种用价值。一般减产10%-20%,严重者减产达60%以上,储藏期间病情发展可造成烂窖,引起相当大的产量损失和经济损失。
  
  马铃薯环腐病害多年悬而未决、难以防治,是因为病菌侵染部位在地下根部, 发病初期地上部分不表现症状 ,而当地上部分表现出明显的病症时, 根部已经腐烂。今天我们从马铃薯环腐病的病原菌、发病症状、流行传播规律以及高效防治措施这4个方面进行阐述,带大家深入了解环腐病,希望对农民防治环腐病提供一定的参考。
  
马铃薯环腐病导致储藏期烂窑,生长期减产达60%,如何高效防治? 第2张
  一、马铃薯环腐病的发病病原及其特点
  
  引起马铃薯环腐病的病原为环腐棒杆菌,属好气性细菌。菌体单胞短杆状,单生,偶尔成双,不形成荚膜和芽孢,无鞭毛,不能游动。菌落开始呈白色,以后经过移植可转变为乳白色或淡黄色,稍呈隆起状、半透明、表面光滑。生长适宜温度为20-23℃,最低1-2℃,最高 31-33℃,致死温度55℃,10分钟,生长适宜的pH值为7.0-8.4,革兰氏染色呈阳性。
  
  环腐棒杆菌主要在种薯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也可通过切刀带菌在切薯块时传染。阴雨连绵、 排水不良及地下害虫为害重的地块发病重 。 该病菌在土壤中存活时间很短,土壤带菌传病可能性不大 。该病菌主要从伤口侵入, 贮藏期的碰伤和播种前切块时的伤口,是主要传播途径。病薯播种后,在 薯块萌发、幼苗出土的同时,环腐病菌从薯块维管束蔓延到芽的维管束组织中,随着茎叶的形成,病 菌在植株体内系统侵染,由病茎至茎秆、叶柄,然后造成地上部萎蔫 。 同时地下部的病菌也顺着维管束侵入甸旬茎,再扩展到新形成的薯块的维管束组织中,造成环腐病。
  
  马铃薯不同品种间受环腐细菌侵害致病的程度差异很大,高度抗病品种上的细菌较高度感染品种上的细菌有较强的致病力。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免疫品种。
  
  二、马铃薯环腐病危害症状
  
  马铃薯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的维管束病害,一般在现蕾至开花盛期发生。地上植株和地下块茎均表现明显症状,以植株系统性块茎沿维管束呈环状腐烂为其典型症状特点。
  
  1、植株发病症状
  
  植株系统性症状,因品种不同而表现有萎焉型和枯斑型,该病的田间表现不是一穴中所有主茎都有症状,有时一穴中仅有一个或两个茎发病,也有地上部不显现病症的。
  
  1.1 萎焉型
  
  萎蔫型初期则从顶端复叶开始萎蔫,叶缘稍内卷,似缺水状,病情向下扩展,全株叶片开始褪绿,内卷下垂,终致植株倒伏枯死,但叶片不脱落。剖视茎基部,维管束变为淡黄色至黄褐色。
  
  1.2 枯斑型
  
  枯斑型多在植株基部复叶的顶上先发病,叶尖、叶缘及叶脉呈绿色,叶肉为黄绿或灰绿色,具明显斑驳,且叶尖干枯或向内纵卷,病情向上扩展,致全株枯死。
  
  2、块茎(薯块)发病症状
  
  轻病薯外表多无明显症状,有的后期皮色变暗。纵切马铃薯,皮层内现环形或弧形坏死部,这正是环腐得名的来由。轻病薯自尾部开始,维管束为乳黄色,重病薯维管束为淡褐色至黑褐色,用手挤压变色部分有黄白色菌脓溢出,严重时薯肉与皮层部分分离,但无恶臭,手捏病薯,受害部破裂挤出。病块茎可并发软腐病,全部软化腐烂,有臭味。
  
  经贮藏块茎芽眼变黑干枯或外表爆裂,播种后不出芽或出芽后枯死或形成中心病株。由于块茎被侵染后潜育期较长,即使肉眼检查无症的块茎,也有可能已经被侵染和带菌。
  
  注意:环腐病造成的块茎腐烂和青枯病造成的块茎腐烂较相像,二者都有菌脓,不同的是环腐病须用手挤压,且皮肉分离,而青枯病无需挤压,皮肉不分离,且植株青枯,颜色不变。
  
  三、侵染流行特点
  
  环腐病的病菌在土壤中存活的时间短,土壤不是主要的传染源,所以此病的最重要的传染来源为带病种薯。传染的时期主要为播种时和收获时。播种时,有研究表明,在种薯带菌率是1%时,通过切刀传播,就能使田间发病率达到20%以上(切一个带病薯块能传染多达28个健康种薯);而收获期,带菌块茎和健康块茎只要接触,便会被感染。在种薯分级、种薯运输和窖储的过程中造成很多传染机会,并且盛放种薯用的筐、袋等容器也是感病的重要桥梁。
  
  影响环腐病流行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一般温暖干燥的天气有利于病害发展。病害发展最适土壤温度为19-23℃,超过31℃病害发展受到抑制,低于16℃症状出现推迟;在20℃左右的温度条件下贮藏比低温1-3℃贮藏发病率高得多。
  
  另外,播种早、收获晚则生育期长, 病害重; 反之生育期短病害轻。
  
  四、马铃薯环腐病防治方法
  
  马铃薯环腐病是生长期和贮藏期均能发生的病害,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我们根据上面所说的病原菌特点以及侵染流行规律可以知道,防治马铃薯环腐病,在选用抗性品种的基础上,应采取以加强检疫,杜绝菌源为中心的综合防治措施,只要能做到种薯不带菌,基本能够达到彻底防治的目的。
  
  1、建立无病留种田;
  
  选留未发生过环腐病地块进行秋季繁育种薯,并利用脱毒技术繁殖原原种等,都会遏制病害的发生和侵染。留种地采用整薯播种、夏播留种或芽栽等方式繁殖原种,获得无病种薯后再用于生产种植,生产田不留种。播种前应严格选择健薯,淘汰病薯,马铃薯在入窖、出窖、播前切种时,要严格精选,凡有病、受伤的块茎都不能做种用,确保种薯无病。
  
  小技巧:种薯提前出窖放在温暖环境下晾种或催芽晒种15-20天,促使病薯症状暴露,有利于淘汰病薯。
  
  2、整薯播种、芽栽或切刀消毒、削尾;
  
  种薯带菌及切刀传染是环腐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生产上只要控制种薯带菌,防止传播既能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为了避免切刀传染,采用小整薯播种或整薯催芽栽培,连续三年可大大减轻病害发生,并有增产作用;种薯切块时应注意切刀消毒处理;切薯块时, 每人准备两把刀,一盆药水浸刀消毒。在淘汰外表有病状的薯切基础上, 先削去尾部的1/3 淘汰不用,再观察切口,有病的淘汰,无病的随即切种,每切一个种薯换一把刀。消毒药水可用0.1%高锰酸钾、5%食盐开水或 75%的酒精。
  
  为什么削尾?由于病菌多先从马铃薯的尾部进入并沿维管束向顶部扩展,所以切块时可将病菌较多的尾部( 约整薯的 1/3)切掉,不作种薯用。
  
  3、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
  
  结合中耕培土,及时拔除病株,携出田外集中处理,病穴施适量石灰以防病菌扩散;加强栽培管理,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采用高畦栽培,避免大水漫灌,大雨后注意及时排水;在开花后期,加强田间检查,防治田间地下害虫,减少传染机会。留种田要先收,在收、选、晾和入窖过程中,严格进行挑选,剔除病薯。
  
  4、化学药剂防治;
  
  化学药剂防治主要指播种时的薯块处理和发病初期灌根。由于马铃薯环腐病菌存在于维管束中,一般药剂很难杀死薯块内部的病菌,可用50毫克/千克的硫酸铜、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800倍液、 10%次氯酸钠、0.004%-0.01%的春雷霉素、0.1%高锰酸钾、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种薯块15-30分钟,然后晾千播种。也可以用70%敌磺钠可溶粉剂210克 /100千克或75%的敌克松可湿性粉剂280克/100千克处理种薯,加适量的干细土拌种薯。
  
  在发病初期,可以用病初期用25%络氨铜水剂500倍 液 、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400-500倍液 、 50%百菌通可湿性粉剂400倍液 、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灌根,每株灌兑好的药液0.3-0.5L,隔10天一次,连续灌2-3次。
  
  总结
  
  马铃薯环腐病是国内外马铃薯生产上的重要的维管束细菌性病害,其防治工作已成为目前马铃薯生产上突出的问题 。由于目前在抗病品种选育和利用、化学防治等方面收效甚微,导致马铃薯环腐病大面积流行,严重威胁着马铃薯的生产。
  
  考虑到环腐病的侵染源和侵染特点,农民在防治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建立无病留种田,整薯播种、芽栽或切刀消毒、削尾,争取做到种薯不带菌;同时,栽培管理过程中,多施磷钾肥,提高马铃薯本身的抗病能力;密切关注花期田间马铃薯长势,在发病初期及时用药防治,并对病株进行处理,以提高防治效果。
  
  此外,山西省农科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和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共同合作,分离获得的芽孢杆菌菌株P1,是马铃薯的一种内生细菌,对马铃薯环腐病具有很强抑制作用,且能提高产量。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的菌剂产品,生产中农民可以尝试小范围试验,用芽孢杆菌菌液对马铃薯种子进行拌种后播种,如果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再考虑推广使用。
本文链接:https://www.zwbky.com/huabingzhenliao/binghai/87662.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植物百科园 All right reserved. 桂ICP备19023201号-5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